俄乌陷入残酷拉锯战,中国从中吸取教训或用得上
毫无疑问,针对俄罗斯军事目标和重要基础设施的打击,是乌克兰配合前线开辟的第二战场,意图通过这种方式切断俄罗斯后勤补给,扰乱俄罗斯社会秩序,动摇俄军士气。
这样的袭击,背后自然也离不开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一方面,美军无人机一直在密切监视俄方舰队的一举一动,然后将获取的情报发送给乌克兰,帮助乌克兰确定攻击目标;另一方面,乌军利用美国的卫星通信系统对无人艇进行远程操控,从而在更远的海域内进行偷袭行动。
针对乌军无人艇的袭击,俄罗斯方面立即调集军队对重要海域进行保护,力求将无人艇的袭击扼杀在外围;加大对乌克兰军事目标的打击力度,在无人艇还未彻底下水之前就将它们摧毁。
除了无人艇,乌军还发射了12枚“风暴之影”导弹袭击了连接克里米亚大桥的关键桥梁,造成了人员伤亡。自从英国向乌克兰提供该导弹以来,针对俄罗斯的袭击中多次出现它的身影。或许是得意于突袭取得的战果,乌克兰国防部发布推文话里话外嘲讽俄军,称俄罗斯出动了无人机和导弹搜寻乌方导弹的踪迹,经过了一夜终于找到了它们,好像是在捉迷藏。
无人艇,“风暴之影”导弹,俨然成为了乌军打击俄罗斯后方的利器,重要基础设施的相继遇袭,也彻底激怒了俄罗斯,摧毁这些武器成为了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