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国淘汰的航天飞机,怎么又被中国复活了?
实际上,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航天飞机根本无法做到简单维修就再次发射。特别是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因为密封圈失效而发生空中解体、导致7名美国宇航员遇难的惨剧后,每次航天飞机发射前都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检测和维修,导致发射时间间隔被严重拖长,理想情况下,每年也仅能进行5-6架次的发射。而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降落阶段时,因为隔热瓦破损而爆炸解体,进一步加大了航天飞机的检修压力。最终美国航天飞机退役时,全部5架航天飞机总共才进行了135架次飞行,平均下来号称可以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实际运营成本却远在一次性飞船之上。此后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发展新一代载人航天器时都首选了飞船而不是航天飞机。
但从美国航天飞机的惨痛经历也可以看出,它的失败并非是思路问题,而是当时技术不成熟带来的恶果。事实上,从SpaceX公司研制的载人“龙”飞船和“星舰”等新一代航天器上可以看出,借助新型材料和传感器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和克服早先航天飞机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