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突然承诺永不制造核武器,特朗普想要更多
看官们且看地图,德黑兰此刻正站在三岔路口:向东可借某大国构建能源安全通道,向西则要面对欧洲犹疑不定的制裁解除承诺。沙姆哈尼特意提及"中俄合作伙伴的支持",暗藏的就是这招"远交近攻"。但美以情报机构已截获伊朗向胡塞武装运输导弹部件的证据,这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把戏,恐怕难逃华盛顿法眼。
最耐人寻味的,当属以色列的躁动。内塔尼亚胡连夜致电白宫,警告"伊朗承诺如同沙漠幻影"。摩萨德安插在纳坦兹核设施的特工传回情报显示,地下浓缩工厂仍在扩建。这种"台上握手台下踢脚"的戏码,倒让笔者想起1986年里根政府向伊朗秘密军售的"伊朗门事件"。如今特朗普既要兑现对福音派选民"遏制伊朗"的承诺,又想收割外交成果为连任铺路,这钢丝走得比当年更险。
不过看官们莫被表象迷惑,波斯人千年积淀的博弈智慧正在发酵。沙姆哈尼特意选择NBC而非伊朗官方媒体发声,就是要借美国舆论场施压白宫。而"当天就能签约"的急切表态,实为将球踢到美方半场——若特朗普拒绝,则坐实"美帝毫无诚意"的人设;若接受,革命卫队随时可以强硬派政变为由撕毁协议。这种阳谋与阴谋的交织,恰似当年霍梅尼用"美国人质危机"重塑国内政治格局的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