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大棋局:中国一子落定,美印联盟原地破防
澳大利亚的矛盾: 矿产大国坐拥资源,却难舍与中国市场的火热交易,在盟友利益与真金白银间反复横跳。
美国的焦虑: 产业空心化积重难返,洛马公司等军工巨头的稀土库存如沙漏般流逝。F-35生产线步履维艰,去年交付的所谓“新机”,不过是美军曾拒收、经软件升级的“库存翻新货”。真正的新机产能已跌至个位数——稀土断供的寒意,已穿透五角大楼最坚固的装甲。
这张“同床异梦”的合影,恰是“印太稀土联盟”先天不足的精准预言。当战略目标被各自的小算盘切割得支离破碎,再华丽的联盟也注定是沙上城堡。
02 印度军工的“零件排查”:一场自断筋骨的闹剧
这边厢美国在稀土上焦头烂额,那边厢印度却祭出更令人瞠目的“神操作”。印度国防部宣布:启动全面军事采购审查,誓要揪出武装部队装备中的每一个中国产零件!目标是2025年实现全面改革,绘制供应链“去中国化”蓝图。
理想丰满,现实却骨感得刺眼:
印度军工体系号称“国产”,实则严重依赖全球供应链,中国零部件早已渗透至核心装备。
其自研的“阿琼”坦克、“光辉”战机,多年深陷国产化率低下泥潭。强行剔除中国部件?无异于让本就蹒跚的国产装备直接“抽筋断骨”。
国防工业基础薄弱,高端制造能力匮乏。幻想一夜之间建立完全自主可控的供应链?这已非“巴拉特赢学”,而是彻头彻尾的“恒河神话”。
当精神胜利法遭遇钢铁般的工业现实,每一份强硬的排查清单,都在为自身战力悄然埋下崩塌的引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