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玩双标?东大这次不惯着!这波操作太解气了
中国医疗器械企业近些年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等方面不断进步,贸易逆差不断缩小,欧盟内部一些传统医疗器械企业,在面对快速崛起的中国同行竞争时,感到了巨大压力,于是推动欧盟委员会出台这样的歧视性政策,试图通过行政手段,将中国企业挤出欧盟公共采购市场,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
在此之前,中方多次通过双边对话,表达了愿与欧方通过对话磋商和双边政府采购安排等方式妥善解决分歧的意愿。然而,欧盟却不顾中方释放的善意和诚意,坚持一意孤行,采取限制措施,构筑起新的保护主义壁垒。于是中方不得不采取对等措施来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欧盟一向标榜“公平竞争”与“市场开放”,此次针对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的限制,对中方的善意置若罔闻,将其虚伪的面目暴露无遗。
对中国:是挑战,更是机遇
此次中方的反制措施,对于国内医疗器械产业而言,短期或有阵痛,长远实为机遇。
一方面,短期内可能会对一些依赖欧盟医疗器械的采购项目产生一定调整上的影响,但是长期来看,这将极大的推动国内企业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加速高端医疗器械的国产化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