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30万钢铁洪流压境,红军城防线命悬一线
三、 致命战术:俄军复刻“库尔斯克绞杀”,断粮道锁死困兽!
看官们,细观俄军此轮进攻战术,其核心策略异常清晰且狠辣—— 精确复刻了在库尔斯克方向取得成功的“绞杀战法”!
此战术精髓何在?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反复拉锯,而在乎彻底切断守军的生命线——后勤补给!
精确切割: 俄军利用其逐渐积累的战场情报、侦察(包括被广泛报道的某东方大国导航系统在实战中的有效运用)
和火力优势,不再盲目强攻城市核心堡垒区,而是精准锁定并摧毁连接红军城与外界的交通节点和补给线路。康斯坦丁诺夫卡方向的控制,新格罗多夫卡、马利诺夫卡的占领,直至罗金西克的陷落,每一步都是在精心剪断乌军的输血管。
火力覆盖: 对残存的E50公路等最后补给线,俄军投入海量炮兵和无人机,实施全天候、无差别火力封锁。任何试图通过的车队或人员,都面临灭顶之灾。这种封锁,比直接占领道路更高效、代价更低。
困兽待毙: 当补给线被彻底切断或瘫痪,城内守军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任凭你意志如钢,缺粮少弹,伤员无法后送,士气必然瓦解。最终结局,要么在绝望中突围(同样面临俄军预设火力陷阱的惨重损失),要么在消耗殆尽后被俄军步兵轻松收割。这正是库尔斯克苏贾镇乌军惨剧的重演!
乌军并非没有精锐在此(红军城方向曾有10多个旅番号出现),但在补给断绝、通讯受阻、指挥体系可能遭受重创(如年初乌总统卫队旅部被袭) 的绝境下,再精锐的部队也难发挥战力,成了被锁在铁笼中的困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