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神话破灭!解放军体系力量击落隐身战机
体系融合:1+1>2的制胜密钥
肖楠驾机雷达脱锁后那句关键的“03机,帮我照一下!”揭示出此次“击落”的核心密码——体系支撑下的协同交战能力。03号友机可能是另一架占据有利位置的歼-10C,也可能是空中的预警机。其雷达从不同角度扫描,迫使歼-20无法始终将隐身效果最佳的机头正对威胁方向。一旦其侧面或尾部暴露,雷达反射信号显著增强,便为导弹锁定创造了条件。
这种多传感器、多平台的信息融合与共享,依赖的是高速、抗干扰、低延迟的先进数据链系统。它使战机、预警机、地面雷达等节点如同神经网络般互联互通,战场态势实时共享。甚至能实现“A射B导”——由预警机或友机提供精确制导,让导弹飞向发射平台自身雷达无法稳定锁定的隐身目标。
这绝非单打独斗的匹夫之勇,而是体系化作战能力的整体爆发。印度空军在实战中败给巴基斯坦,其“阵风”战机虽先进却孤立无援,无法融入由预警机、防空系统及友机构成的作战网络,正是缺乏体系支撑的典型反面教材。
涅槃重生:败绩催生更强大的“威龙”
歼-20在演习中的“败北”,恰是中国空军整体战斗力跃升的最强注脚。它标志着部队已从早期对单一尖端装备的依赖,转向对复杂体系作战的深刻理解与娴熟运用。四代机部队通过数年艰苦卓绝的摸索、验证、迭代,终于找到了在体系加持下对抗五代机的有效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