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豪赌输光底牌?前线攻势刚猛后院却已起火
信心崩盘:老板们用脚投票
俄罗斯央行自己编制的两大关键指标——“企业生产活动指数”跌至三年多来的最低点;“综合商业景气指数”同样惨不忍睹。这是什么信号?这意味着俄罗斯的企业家、投资者、工厂主们,这些最精明、对形势感知最敏锐的群体,已经用脚投了票。他们对未来的预期跌落冰点,普遍“没啥信心”。当一个国家的商业精英阶层选择躺平、观望、甚至逃离时,其经济活力的根基就已经开始动摇。
PMI跌破荣枯线:繁荣假象下的结构性坍塌
更令人震惊的是七月份的PMI(采购经理指数)。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俄罗斯的PMI双双跌破了50的“荣枯线”。这意味着经济活动正在全面收缩。这简直是一个“悖论”!过去三年,克里姆林宫将国家预算的天文数字砸向军工复合体,开足马力生产炮弹、坦克、导弹。按理说,工厂应该灯火通明、三班倒才对,为何整体数据如此难看?
答案在于:俄罗斯经济已经陷入了严重的“战时结构畸形”。
军工生产的繁荣,是一种“虚胖”。它吞噬了巨量的资源(资金、原材料、熟练劳动力),却不生产任何能够改善民生、循环经济的消费品。普通老百姓因为通胀、制裁、收入增长停滞而捂紧了钱包,消费需求急剧萎缩。于是,为民用市场服务的轻工业、服务业、私人投资领域出现了断崖式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