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防了!美国绝望发现:中国无人机产能碾压全球
这种用摩托车发动机+民用GPS+三角翼拼装的“飞行炸弹”,看似粗糙,却成了乌克兰防空系统的“经济榨干机”——乌军一发防空导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元,俄军一架无人机才几万美元。这哪里是空袭?这根本是数学战争!
美国人最初撇嘴:“穷人才打性价比战争!”结果看着乌克兰防空导弹库存告急、前线雷达被消耗到宕机,五角大楼突然悟了:“等等,这招好像有点香……”
于是2023年起,美国陆军开始招标“低成本巡航导弹”,要求射程500公里以上,单价控制在10万美元内。结果军火商们报价一出,全场沉默——最便宜的方案也要80万美元,还不够“廉价”!
为什么俄罗斯能搞出5万美元的远程无人机,美国连抄都抄不来?答案藏在三个字里:产业链。
贰|美国为什么学不了“菜俄”?工业空心化照进现实
俄罗斯的“见证者-136”之所以能便宜到丧心病狂,靠的不是黑科技,而是“供应链魔法”:
摩托车发动机来自伊朗(后期自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