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出来的大市场
“陪护不是简单地喂饭、翻身,特别是对于术后康复或者失能老人,需要专业知识与长期经验。”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会长王淑霞表示,“目前全国护理类家政人员整体短缺严重,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方面岗位需求巨大,另一方面专业化、持证上岗的人才供不应求。”
目前陪护服务可分为生活照料型、基础护理型、康复支持型三类,但由于标准不统一、人员来源多样,导致行业服务质量波动大。王淑霞坦言,在部分地区,由于缺乏统一培训机制,不少陪护员只是经过几天的速成课程,便开始在医院陪床接单。“这类‘游击型’服务不仅水平参差,而且患者一旦出现突发状况,很容易因处理不当造成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