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核心层再遭斩首!莫斯科连环刺杀案背后密码
三、诺曼底幽灵:被爆破的和平密码
讽刺的是,倒在汽车残骸中的莫斯卡利克中将,正是2015年"诺曼底模式"俄方代表团成员。那个曾促成《新明斯克协议》的将军,最终被自己参与搭建的和平框架反噬。
历史在此刻显露出狰狞的对称性:
2015年2月,莫斯卡利克与拉夫罗夫在明斯克签下停火协议
2022年2月,他亲手制定"去军事化"作战计划
2025年4月,其遗体旁散落着协议文本的灰烬
这种宿命轮回暴露了现代战争的荒诞本质——当外交官在谈判桌上微笑握手时,特种部队已在电子地图上标注刺杀坐标。所谓和平进程,不过是给战争机器上油的润滑剂。
四、克里姆林宫的反击悖论
面对接二连三的斩首行动,俄方反应却陷入三重困境:
情报黑洞:从基里洛夫案到莫斯卡利克案,FSB始终未能清除渗透分子
报复困境:若承认乌方所为,等于变相认证对手的"战略威慑能力"
舆论泥潭:扎哈罗娃的"恐袭"指控,反被西方媒体解读为"内部清洗"
更值得玩味的是侦查委员会的表态:两次事件均强调"自制爆炸装置",却对境外势力介入讳莫如深。这种暧昧态度背后,或许暗藏克里姆林宫的战略权衡——如何在报复升级与避免全面战争间走钢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