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抄作业到出题人”:中国军工三十年逆袭史
现代级驱逐舰:带着“日炙”超音速反舰导弹回国时,东海舰队官兵摸着8米长的弹体直呼“好家伙”。
更绝的是末敏弹技术——这玩意儿能让炮弹在空中“开天眼”,专挑坦克天灵盖砸。俄罗斯自己还没列装,就先给中国来了个“首发体验”。用军迷的话说:“毛熊这是连裤衩都当了!”
三、普京上台:技术转移的“防沉迷系统”
2000年,克格勃出身的普京盯着对华军售账本眉头紧锁:“中国人买苏-30,第二年就能造歼-11;买S-300,第三年就山寨红旗-9。再这么卖,西伯利亚虎要变Hello Kitty了!”
技术封锁3.0时代来临:
苏-35交易拉锯战:24架卖了8年,合同里塞满“防抄袭条款”,连发动机叶片都要焊死。
-400的“阉割版” :射程400公里的导弹只配给250公里燃料,生怕中国搞出“东风快递PLUS”。
印度优先政策:阿三买T-90坦克像买菜,中国想摸把螺丝刀都要被查三代。
但毛熊忘了,中国学生早已练就“看图说话”的本事——2016年珠海航展,歼-10B带着国产矢量发动机玩“眼镜蛇机动”,俄罗斯专家手里的伏特加洒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