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到底能跳多高?解码印度崛起的七寸命门
更值得警惕的是产业结构。看看三哥家出口清单:药品占21%、IT服务占19%、宝石首饰占15%,典型"偏科生"配置。反观中国制造2025那会儿,机电产品出口占比已超56%。这就好比大象练出了灵活的鼻子(服务业),却始终没长出结实的象腿(重工业)。
二、文明底色:散装国度的千年封印
要说印度最大的软肋,得从恒河畔的文明密码说起。中华文明好比精装修四合院,两千年前就搞定了"书同文车同轨";印度文明却像不断加盖的违章建筑,至今还卡在"语言联邦制"——22种法定语言、2000多种方言,这种散装程度堪称国家版"拼多多"。
更绝的是种姓制度的幽灵。别看宪法废了种姓,现实里婆罗门占CEO职位的概率是达利特的100倍。这就好比给大象套上24K金脚镣,表面闪亮实则沉重。反观中国,自商鞅变法打破贵族世袭,到科举制打通阶层流动,这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基因,才是工业化的终极加速器。
三、政治迷局:选票游戏的致命诱惑
说到这,可能有老铁要问:"三哥民主制度不是优势吗?"咱们得拆解莫迪老仙的执政秘笈。当年废钞令一夜作废86%流通货币,这种惊世操作能顺利推行,全凭"印度教民族主义"的Buff加持。但代价是穆斯林群体遭系统性排斥,教派冲突案件五年暴涨300%。
这种"选票炼金术"正在制造危险裂痕。政治学者说得透:印度民主已成"分赃民主",每个政客都像拿着手术刀的外科医生,只不过他们专精的是"社会解剖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