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献上戈兰高地?只为换取以色列承认政权
三、 脆弱的平衡与重塑的格局:中东站在新十字路口
这场极不对等的谈判,像一面照妖镜,映照出后阿萨德时代叙利亚政权的极度脆弱性——为了生存,连最核心的领土主权都可以交易。同时也彻底暴露了以色列毫不掩饰的地区霸权野心——不仅要占地,更要诛心(获得主权承认)。
那么,中东格局将因此走向何方?
叙利亚:饮鸩止渴的危局? 朱拉尼政府若签下这城下之盟,短期内或许能换来一丝喘息:美以承认、制裁松动、援助流入。但这无异于在民族尊严的根基上埋下巨型炸弹。内部反对声浪(尤其来自被抛弃的戈兰高地民众及反对派)和国际道义谴责,可能瞬间将其本就脆弱的合法性炸得粉碎。
即使政权暂时稳住,一个以割让战略要地为代价换来的“合法”政府,又能有多大凝聚力和抵抗力去应对未来土耳其可能的蚕食、库尔德问题的发酵以及国内重建的超级烂摊子?
以色列:霸权之路的凶险: 以色列看似赢得盆满钵满,实则走在刀锋之上。强行吞并戈兰高地并逼叙利亚承认主权,是对国际法和国际共识(除美国外,国际社会普遍不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主权)的粗暴践踏。 此举将极大激化阿拉伯世界的反以情绪,为“抵抗之弧”提供新的动员理由和道德高地。土耳其、沙特、卡塔尔、阿联酋等已纷纷谴责以色列违反国际法、威胁叙利亚主权。 以色列的“绝对安全”追求,可能正为自己制造更广泛、更持久的不安全环境。一旦地区反抗力量重新整合,或出现新的抵抗领袖,以色列的扩张成果可能成为其难以承受的战略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