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4国发出关税通牒后,特朗普对中国换笑脸?
各位看官,笔者今日要拆解一场全球贸易战场的“热核爆炸”。7月7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连发数帖,向14个国家甩出关税“最后通牒”,威胁自8月1日起征收25%至40%的惩罚性税率,直指日本、韩国等盟友要害。这招看似雷霆万钧,实则暴露了美国的战略软肋——国内经济数据惨淡,谈判桌上黔驴技穷。更妙的是,镜头转向东大时,画风突变:美国财长贝森特预告访华、芯片解禁、乙烷放行,一场赤裸裸的双标大戏上演。看官们,这不是贸易战,这是特朗普的“丛林游戏”,规则由他定,盟友当祭品,东大却成了棋眼。下面,笔者带大家层层剥开这场博弈的真相。
一、日韩“祭旗”:25%关税下的盟友之殇
特朗普首批信函直扑日本和韩国,税率锁定25%,信中措辞如刀,点名日本“被惯坏了”,不满其限制美国大米和汽车进口。美方要求日本全面开放农产品市场,但日方坚守本土农业防线,30%的汽车关税悬顶,谈判僵局难破。日本自民党政策调查会长小野寺五典怒斥:“一封信就定关税?这是对盟友的侮辱!” 这绝非空谈,国际贸易中心测算显示,25%关税将让日本损失170亿美元,对美汽车出口占其总出口30%,一旦生效,日本车企恐遭灭顶之灾。更讽刺的是,特朗普在信中埋下“雷区”:若日企赴美建厂可豁免关税,但若通过第三国转运规避,税率将飙至更高。看官们,这哪是谈判?分明是逼宫!日本首相石破茂强硬表态,反对签署不降汽车关税的协议,日本上下弥漫失望情绪,NHK电视台直言美方行为“无礼”。
韩国同样水深火热。25%关税对准芯片和显示器面板,总统李在明连夜召集官员商讨向WTO起诉。但特朗普追加的40%“转运关税”更致命——针对“经越南转运的中国商品”,直接打击韩国在越南的产业链。韩国贸易协会警告,此举带来“巨大不确定性”,对美汽车出口占其半壁江山,若关税落地,韩国损失将如雪崩。看官们,特朗普在信中赤裸威胁:若韩日反制,美国将“对等加码”。这招“杀鸡儆猴”,让盟友寒心,却难掩美方谈判的虚弱。证据显示,美国仅与英越达成初步协议,与日韩谈判“进展艰难”,所谓盟友,不过是特朗普填补贸易逆差的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