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实控线50公里外,印度将启用新空军基地
看官们,今儿个笔者就着热乎的新闻,给大伙儿掰扯掰扯三哥在高原上整的新活儿——那个被他们吹上天的“游戏规则改变者”空军基地。这新闻啊,新鲜出炉,就摆在咱案头:印军10月启用海拔4000米高原新空军基地,距中印实控线仅50公里,意图增强边境军事存在。然而选址过于靠近解放军,恐成现成靶子,且高原环境严重影响战机性能与后勤保障,所谓“游戏规则改变者”或沦为“挨打规则改变者”。
好家伙,“游戏规则改变者”!这词儿听着挺唬人,可咱老蚕在江湖上混了这些年,深知一个道理:改变规则,那得真有金刚钻才行。没那实力硬要改规则,往往改的不是“游戏规则”,改的是自己“挨打的姿势”。 今儿个,咱就好好盘盘三哥这新基地,看看它到底是“改变者”,还是“活靶子”。
一、 地理绝地:50公里!这不是威慑,是送上门的外卖!
首先,这选址就透着股迷之自信,或者说,战略上的天真。距离实控线仅50公里! 看官们,这是什么概念?现代远程火箭炮、精确制导导弹的射程覆盖范围是多少?咱东大在这块地界上部署的玩意儿,打50公里外的目标,那跟拿筷子夹菜一样轻松写意。
这哪是建空军基地?这分明是在自家门口,给对手画了个硕大无比的靶心,还是带夜光那种!
高原环境本就视野开阔,缺乏遮蔽。这么大一个机场,跑道、机库、油料库、弹药库……在卫星、无人机、高空侦察面前,那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冲突爆发,这个基地在第一时间就会成为重点“照顾”对象。战机想升空?跑道给你扬了!后勤想补给?道路给你断了!甚至,反应稍慢点,地面突击力量一个快速穿插,直接给你端了都有可能。 所谓“增强存在”,在这种选址下,更像是“增强被摧毁概率”。这已经不是军事地理学的反面教材了,这简直就是自杀式部署的典型案例! 笔者看啊,这基地的名字不该叫什么“改变者”,该叫“求锤得锤基地”才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