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突然加征25%关税,莫迪决心向中国看齐
印巴旧怨,权威受辱: 揭开了另一个关键火药桶——印巴停火问题。特朗普及其团队(万斯、鲁比奥)自认是印巴停火的“关键斡旋者”,一心将此包装为其外交勋章,冲击诺贝尔和平奖。然而,印度官方却将停火归功于“印巴双边对话”,未向特朗普表达丝毫谢意!这被特朗普视为对其个人权威和国际声望的公然羞辱和直接挑战。更有甚者,特朗普近来还暗示“印度有5架战机在冲突中被击落”,进一步戳痛印度的民族自尊心。贸易僵局背后,实则是领土主权问题上的根本性矛盾——印度绝不愿在美国压力下,在涉及自身核心利益的问题上让步。特朗普的关税,也是对这种“不敬”的报复性惩罚。
三、莫迪困局:战略摇摆的代价与“东大”镜鉴
特朗普的三重绞杀,瞬间将莫迪政府精心编织的“美俄平衡术”撕得粉碎。多年来,印度游走于东西方之间:一边加入美国主导的“四边机制”,采购F-35战机;一边顶住西方压力,购买俄制S-400防空系统,狂扫打折俄油。这种“两边通吃”的投机策略,美国早已忍无可忍。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正是对这种“战略摇摆”的残酷清算。他特意在声明中点名“印度是俄罗斯能源最大买家”,无异于给莫迪下最后通牒:选边站的时候到了!
讽刺的是,正是莫迪政府此前基于地缘焦虑而推行的短视“反东大政策”,非但未能如愿以偿,反而使其深陷今日之被动。当贸易风暴骤然降临,印度官员惊觉自身处境之险恶,甚至开始“被迫转向对东大示好”。然而,临时抱佛脚,难挽狂澜于既倒。的标题一针见血:“莫迪惊觉中印待遇天差地别”!东大面对外部压力的定力与战略韧性,此刻成为一面刺眼的镜子,映照出印度战略选择的偏差与代价。莫迪政府试图在农业、能源等关键领域守住“红线”,但在特朗普绝对的经济霸凌面前,这些防线显得如此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