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版的黄埔十大名将,都有谁?杜聿明没上榜
德安大捷令举国振奋,剧作家田汉为此奉命编写了话剧《德安大捷》,讲述了张灵甫的战绩,这在抗战中是绝无仅有的。
但是在抗战中,张灵甫始终是王耀武74军的一名师长,未曾像李宗仁、薛岳那样指挥过大型战役,说他是名将,恐怕会有人持有异议。
他被评为名将,跟他在抗战后成为御林军统领(南京卫戍司令),孟良崮战役中又“杀身成仁”的经历不无关系。
第四位黄埔名将,名叫孙元良,他来自四川成都,是黄埔一期生。
孙元良也是军中秀才,曾经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就读。不仅如此,他后来还曾到日本东京陆军士官学校第二十一期炮兵科就读,这让他打下扎实的军事基础,为日后建功立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孙元良很能打,从他的升迁速度就可以看出。
他出生于1904年,比张灵甫小了一岁。1927年,北伐时就打出了名气,这才被老蒋推荐到日本深造。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让88师一战成名,不但让师长俞济时名扬天下,也让担任旅长的孙元良受益匪浅,
此战之后,他就因为立下战功荣升88师副师长,不久又当了师长。而这个时候,邱清泉还是一名团长。
1937年9月,孙元良就担任了第七十二军军长,这一年他才33岁。跟他同龄的王耀武,也深受老蒋器重,两年后他才升任军长。
汤恩伯受蒋介石器重,有人会说他是蒋的老乡,还有个很厉害的岳父陈仪。
孙元良不是浙江人,也没有什么背景,升迁速度如此之快,说不靠军功,恐怕没有人相信。
2007年,103岁的孙元良在台去世,新华社也曾对他抗战的表现加以褒扬,说他“率部坚守闸北阵地长达一个半月,粉碎了日军妄图三个月亡华的迷梦。”
但凭此说他是黄埔名将,肯定有人不服。孙元良的军事生涯中曾经有3次逃跑记录,一是北伐南昌之役,二是在抗战南京保卫战中,三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中。
这给他的军事生涯留下污点,落下了“逃跑将军”,“飞将军”的骂名。
名列黄埔名将榜第五位的是黄百韬,祖籍广东,生在天津。
黄百韬是名副其实的将门虎子,其祖父黄凤山曾任山东曹州总兵,相当于军分区司令员。其父黄宗骏也是军中将领,曾在李鸿章的淮军效力。
这位事实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黄埔生,只是在黄埔军校军官团学习过。
不过,他继承了父辈的基因,军事能力还是很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