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前线观察:沃尔玛倒戈背后的大国密码
一、炮火下的供应链:美国零售巨头的“敦刻尔克时刻”
2025年4月的最后一周,全球零售业版图上掀起一场静默的风暴。宁波一家文具出口商的副总裁接到了一封来自沃尔玛的邮件,寥寥数语却暗藏玄机:“即日起恢复对美正常供货,新关税由美方承担。” 这封邮件,像一颗信号弹划破中美贸易战的硝烟,暴露出白宫关税铁幕后的巨大裂缝。
战场态势突变:
自特朗普政府于4月初加码对华“对等关税”以来,美国零售商经历了供应链的“窒息时刻”。洛杉矶港来自中国的货轮锐减33%,全美超市货架空置率飙至30%,玩具、服装等民生商品断供危机迫在眉睫。沃尔玛、家得宝、塔吉特等零售巨头库存见底,59%摇摆州选民因物价飙升威胁倒戈——这无异于在特朗普竞选堡垒内部引爆定时炸弹。
战术转折点:
4月21日,沃尔玛等企业CEO集体“逼宫”白宫,这场闭门会谈被业界称为“供应链保卫战”。48小时后,中国江浙厂商便接到“恢复供货”的紧急指令,美方主动揽下关税成本,甚至不惜将报价模式从DDP(完税交货)调整为FOB(离岸价),将关税风险全盘转移至美国本土。这一操作,与其说是商业决策,不如说是政治求生——毕竟,当沃尔玛的货架比选票更早清空时,任何意识形态口号都将沦为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