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退赛”红场阅兵:印巴大棋局与俄印美暗流
一、莫斯科邀请函成“烫手山芋”:印度为何一退再退?
2025年5月9日,俄罗斯红场阅兵式本应是普京展示“反西方统一战线”的绝佳舞台,但印度的“退赛”却成了这场盛会最大的变数。从总理莫迪到国防部长辛格,再到最终降级为副防长出席,印度代表团规格的“三连降”,背后绝非简单的“国内事务繁忙”可以解释。
1. 克什米尔火药桶:莫迪的“战争倒计时”
自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恐袭事件以来,印度已向前线集结35万兵力,巴基斯坦则部署13.5万人严阵以待。双方在边境频繁交火,印度甚至切断巴基斯坦60%的灌溉水源,而巴方则以“核武器不是摆设”强硬回应3710。莫迪政府若此时离境访俄,无异于在“战争动员期”自乱阵脚——前线稍有异动,国内舆论的怒火足以烧毁执政党的民意基础。
2. 美国“暗手”施压:从制裁到拉拢的博弈
印度对俄武器依赖度高达60%,但美国近年对莫迪的态度已从“制裁”转向“拉拢”。2014年因古吉拉特邦骚乱被美国抵制的莫迪,如今却成为拜登政府的座上宾。美国驻印大使紧急会晤莫迪,释放结束抵制的信号,显然意图在俄印关系中打入楔子5。若莫迪高调出席红场阅兵,无异于向美国传递“亲俄”信号,这与印度“东西平衡”的战略背道而驰。